欢迎访问《中国电力教育》杂志社官方投稿处 投稿咨询:

主管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教育协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0079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776/G4

版权信息

联系我们

 
大型企业电网能耗的校核技术研究
【摘要】: 本论文提出了大型企业电网能耗校核分析方法。以人庆油田电网为对象,根据其结构和特点,开发研制了电网能耗校核软件。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的研究工作: 分析了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的技术发展情况及趋势。依据自动抄表系统,首次建立了大庆油田电网能耗校核分析系统。该校核系统具有实时性、准确性、科学性利灵活性的特点。 分析了线路损耗和变压器损耗的数学模型,根据理论线损率和统计线损率的优缺点,建立了大庆电网修正线损率的数学模型,从而形成了一套新的电网能耗分析方法。 建立了大庆油田电网的能耗校核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了大庆油田电网所包含的各采样节点的数据,容量巨大,结构复杂。 利用Delphi语言,并结合数据实时采集系统,研制了大庆油田电网能耗校核软件。该软件包括初始化、数据采集、电量校核、结果判断、数据修改、结果输出和数据备份这几个模块。通过这几个模块,实现了对整个大庆油田电网的能耗校核。 利用小波奇异性检测原理,研究了电网负荷数据纠错和平滑处理方法。并将其首次应用于大庆油田电网。通过对包含错误的负荷数据的实例计算,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有以下创新点: ■ 首次提出了大型企业电网能耗校核分析方法; ■ 首次提出了修正线损率的概念,并在大庆油田电网建立了修正线损率的数学模型; ■ 开发了大庆油田电网能耗校核分析软件,提高了营销的准确程度和效益; ■ 首次在大庆油田电网应用小波奇异性检测原理进行数据处理。降低了不良数据对营销产生的影响。 本论文成果已经在大庆油田电网应用。
  • 前言11-13
  • 第一章 大庆油田电能消耗状况13-18
  • 1.1 电力网的接线方式13-14
  • 1.1.1 开式电力网13
  • 1.1.2 闭式电力网13-14
  • 1.2 大庆油田电网14-17
  • 1.2.1 油田一次变14
  • 1.2.2 油田二次变14-17
  • 1.3 小结17-18
  • 第二章 电网损耗计算方法研究18-28
  • 2.1 输电线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18-22
  • 2.2 变压器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22-26
  • 2.2.1 双绕组变压器等值电路22
  • 2.2.2 三绕组变压器等值电路22-25
  • 2.2.3 变压器中的功率损耗与电压损耗25-26
  • 2.3 理论线损率模型26
  • 2.4 统计线损率模型26
  • 2.5 修正线损率模型26-27
  • 2.6 小结27-28
  • 第三章 数据库的建立28-35
  • 3.1 数据库的规范化重组28-30
  • 3.2 关系数据库结构的建立30
  • 3.2.1 链接关系的确定30
  • 3.2.2 确定单一的父子关系结构30
  • 3.3 确定数据资源分布和安全保密属性30-32
  • 3.3.1 数据资源分布31
  • 3.3.2 数据的安全保密定义31-32
  • 3.4 数据库的建立32-33
  • 3.5 数据库类型的选择33-34
  • 3.6 小结34-35
  • 第四章 大庆油田电网校核分析35-46
  • 4.1 校核的内容35
  • 4.2 校核的流程35-37
  • 4.2.1 数据流的进入35-36
  • 4.2.2 对电量进行校核36
  • 4.2.3 修正校核结果36
  • 4.2.4 输出校核结果36-37
  • 4.3 校核的程序设计37-42
  • 4.3.1 系统设计思想37-38
  • 4.3.2 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38-39
  • 4.3.3 开发语言的选择39
  • 4.3.4 设计使用界面39
  • 4.3.5 程序流程39-42
  • 4.4 校核的结果分析42-45
  • 4.4.1 互不一致的两种线损率42-43
  • 4.4.2 误差对线损率的影响43-44
  • 4.4.3 误差分析44-45
  • 4.5 小结45-46
  • 第五章 负荷不良数据纠错46-66
  • 5.1 不良数据46-47
  • 5.1.1 通讯通道故障46
  • 5.1.2 失真数据46
  • 5.1.3 随机影响46-47
  • 5.2 纠错的一般做法47
  • 5.3 小波分析的应用研究47-59
  • 5.3.1 小波分析的概况47-55
  • 5.3.2 奇异检测与小波变换55-59
  • 5.4 小波变换奇异性检测的应用59-65
  • 5.4.1 预处理过程59-61
  • 5.4.2 纠错过程61-62
  • 5.4.3 平滑过程62
  • 5.4.4 应用实例62-65
  • 5.5 小结65-66
  • 结论66-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67-68
  • 致谢68-69
  • 参考文献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