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依托“中国燃煤汞排放及其控制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No.2005AA520080)和“中国水泥窑烟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汞/砷/硒污染物排放调查”(中美合作项目,No.X4-83192101-1),对中国燃煤电站和水泥窑烟道进行汞排放及其形态分布测试。同时根据燃煤电站现场汞排放测试数据确定我国燃煤电厂汞排放因子,并估算和预测我国燃煤电站的汞排放量。此研究结果对于支持有关污染控制法规和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出减少我国燃煤电站汞污染排放的措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分别采用安大略水法(OH法)和连续在线测汞仪(CEM)对某300MW燃煤锅炉的形态汞排放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气态汞是燃煤电站汞排放的主要形式。静电除尘器(ESP)对汞的排放有一定控制作用,ESP使烟气总汞排放降低了13.5%,颗粒汞降低了89.6%。CEM和OH法对于气态总汞的对比测试准确性较好,测试结果可靠。 同样利用OH法分别对我国某立窑和某回转窑尾部烟道汞排放进行测试,发现烟气中汞占主要地位,熟料中的汞非常少。分析认为水泥窑内的生料,水泥窑的运行工况以及窑尾的除尘装置都会影响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根据本论文测试结合前期测试结果计算得到我国四种类型水泥生产线汞的排放因子,其中立窑加湿式洗涤除尘器、立窑加布袋除尘器、回转窑加静电除尘器和回转窑加布袋除尘器的汞排放因子分别为140489.8、6915.3、22868.8和13790.2μg/ton熟料。 综合考虑煤种、炉型、燃烧方式、现有污染物控制装置等对燃煤电站汞排放量和汞形态分布的影响,根据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对我国几个典型燃煤电站的汞排放测试结果以及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确定我国燃煤电站汞的排放因子以及汞排放的形态分布因子,估算出1990年~2005年我国燃煤电站大气汞排放趋势,并预测我国2007~2020年我国燃煤电站汞排放量,得到我国燃煤电站汞排放量2005年为152吨,预测2007年、2010年和2020年分别为162.6吨、144.9吨和141.3吨。
摘要4-5
ABSTRACT5-6
目录6-8
第一章 绪论8-21
§1.1 研究背景9-11
§1.2 燃煤过程中汞的化学行为11
§1.3 燃煤过程中汞控制技术研究现状11-15
1.3.1 洗选煤脱汞技术12-13
1.3.2 常规污染物控制脱汞技术13-14
1.3.3 吸附剂脱汞技术14-15
§1.4 燃煤过程中汞测试技术研究现状15-17
1.4.1 湿化学方法15-16
1.4.2 连续排放监测技术(CEMs-Continuous Emissions Monitors)16-17
1.4.3 干法吸附剂法17
§1.5 燃煤过程中汞排放量估算研究现状17-19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9-21
第二章 燃煤电站锅炉汞排放特性测试21-35
2.1 燃煤电站锅炉汞排放的测试背景21
2.2 实验设备及方法21-24
2.2.1 OH法装置21-22
2.2.2 在线测试仪器(CEM,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22-23
2.2.3 采样分析设备23-24
2.3 采样位置24-25
2.4 测试结果与分析25-34
2.4.1 电厂燃煤分析25-27
2.4.2 电站燃煤过程中OH法测试结果27-31
2.4.3 电站燃煤过程中CEM测试结果31-33
2.4.4 OH法与CEM测试结果的比较33-34
2.5 本章小结34-35
第三章 水泥生产线汞排放特性测试35-49
3.1 水泥生产线汞排放的测试背景35-36
3.2 采样点介绍36-41
3.2.1 立窑湿法除尘的水泥熟料生产线介绍36-38
3.2.2 回转窑布袋除尘的水泥熟料生产线介绍38-41
3.3 采样测试方法及设备41-42
3.4 水泥窑汞排放测试结果与分析42-46
3.4.1 水泥生产线固体样品汞含量分析42-43
3.4.2 水泥生产过程中汞排放平衡计算43-44
3.4.3 汞在产物中的分布44
3.4.4 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44-46
3.5 水泥窑汞排放因子及全国排放量估算46-48
3.6 本章小结48-49
第四章 中国燃煤电站汞排放因子的确定49-62
4.1 煤中汞含量50-54
4.2 汞的排放修正因子54-61
4.2.2 洗煤过程的汞排放因子54-55
4.2.3 燃烧器形式的汞排放因子55-57
4.2.4 烟气清洁装置的汞排放因子57-61
4.3 本章小结61-62
第五章 中国燃煤电站汞排放量估算62-72
5.1 估算方法62-63
5.2 我国电力行业能源消费状况63-65
5.3 中国燃煤电站汞的排放清单65-67
5.4 中国燃煤电站汞排放未来发展趋势预测67-70
5.5 中国燃煤电站汞排放形态分布因子70
5.6 中国燃煤电站汞排放减排措施70-71
5.7 本章小结71-72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72-76
6.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72-74
6.2 本文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74-76
参考文献76-83